中国红曲产业战略论坛在公司举行
核心提示:2016年8月9日晚,中国红曲产业战略论坛在公司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来自我国红曲产业的企业代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红曲(菌)研究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在论坛上,代表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会后代表们一致同意将红曲作为“国曲”,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促进我国红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本次论坛是环境●微生物●健康——2016红曲菌与相关产品国际学术研究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8月9日晚,在公司国际学术交流中心4楼会议室,中国红曲产业战略论坛隆重召开。来自我国红曲产业的企业代表,以及国内(含台湾)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红曲(菌)研究人员,共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代表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为中国红曲产业的腾飞献言献策。
会议伊始,台湾学者郭家芬教授详细介绍了以台湾潘子明教授等为代表的研发团队在红曲与健康关系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成果。随后,与会代表自由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我国液态红曲色素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广东科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莫明指出,液态发酵红曲色素产品在我国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与日本相差甚远,到现在水平相当,得益于广大学者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我国功能红曲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浙江三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立忠表示,中国红曲产品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目前我国红曲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95%以上。然而,中国红曲产业仍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迅猛。以功能红曲为例,目前在中国大陆具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厂家已达10余家。郑立忠总经理同时指出,中国红曲产业的应用研究需要加强。浙江工业大学周立平教授则表示,应用研究固然重要,但基础研究不容小觑,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产业发展,青年科学家身负红曲产业的希望。周立平教授指出,目前我国红曲产品仍过于“单一化”,某些产品供过于求,面临挑战。周教授强调,广大学者和企业家应该加强红曲在抗氧化等方面的研究和产品开发,积极拓展红曲的保健品市场。天津科技大学的王昌禄教授指出,红曲产业的发展要顺应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健康中国”战略,产学研相互密切配合,为实现“红曲梦”而共同努力。针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王昌禄教授同时指出,高校应多承担基础研究工作,而应用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相关企业应积极跟进。此外,王昌禄教授也表示,应大力支持青年科学家在红曲(菌)领域的基础研究。福州大学倪莉教授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杨成龙研究员均指出,红曲产业目前竞争激烈,形势严峻,倡导大家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山东中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吉兴、威海烟墩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建忠,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他们的企业。他们表示,作为红曲产业的后来者,企业迫切期待同与会代表合作。北京工商大学的王成涛教授指出,我国红曲产业界应抓住国家“十三五”的机会,把我国红曲(菌)研究与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会议最后,公司陈福生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强调,红曲(菌)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关系密切,二者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基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产业服务。陈教授同时指出,红曲(菌)的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均有较大发展空间,高校、研究所和企业都大有作为。陈教授还指出,经济、灵敏、快速的桔霉素检测方法,桔霉素与红曲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桔霉素与红曲色素合成关系,以及红曲菌的酶学特性等方面是红曲(菌)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与会代表十分赞同,纷纷表示陈教授的发言为今后红曲(菌)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会议在热烈而欢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会后,与会代表们一致同意将红曲作为“国曲”,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促进我国红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会后还建立了“中国红曲之家”微信群和QQ群,为红曲(菌)研究和产业发展搭建了交流沟通平台。
据了解,本次论坛是“环境●微生物●健康——2016红曲菌与相关产品国际学术研究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对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促进我国红曲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论坛由我国知名红曲学者浙江工业大学周立平教授主持。
背景知识链接:红曲,也誉为中方神曲,是以红曲菌为菌种,以米饭等为培养基的发酵产品。红曲在我国有近2000年的食用历史;目前全球几乎100%红曲产品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我国;我国红曲产品的年产值高达近百亿元,相关产业产值达千亿元。
目前,我国红曲产品主要包括:色素红曲、功能红曲和酿造红曲。色素红曲主要用作食品着色剂,可用于腐乳和肉制品等着色。用于肉制品的着色,可减少亚硝酸盐的用量,增加食品安全性。功能红曲因含有降血脂成分Monacolin K,已开发成血脂康、脂必妥等降血脂药物;而酿造红曲在黄酒、白酒和食醋等的生产中均有应用。此外,红曲在生物印染和生物太阳能等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撰写人:杨皓然等;审核人:陈福生、马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