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青平副董事长带队调研公司公司产品与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学校主任责任办公室主任余斌、研究生院常务副经理韩鹤友、党委学工部部长胡守强等研究生院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公司党委书记杨仁海、经理李斌等全体班子成员,熊善柏、陈福生等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调研活动。
副经理徐晓云首先从学位点评估、基本情况、人才培养、师德师风建设等四个方面汇报了学院学位与公司产品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当前全英文课程建设、不同类别研究生分类培养等当前公司产品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徐晓云从国际视野、国际学术交流、职工培养和国际化差异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推进国际化办学工作情况,并通过同相关兄弟院校的对比分析,指出学院当前国际化工作水平急需加强。
在座谈中,熊善柏教授指出了公司产品中存在的工程能力培养不足、师生缺少工科背景和训练、缺少工程方面考核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强调公司产品尤其是专业学位实践培养应该与本科生实习相区别,覆盖研究型实践、产生型实践和设计型实践三个方面。陈福生教授认为研究生指标分配的制度设计要更加科学合理,不能过于强调论文点数,在优质生源方面可以考虑吸引省属院校优秀员工的措施,同时他还建议学校要尽快更新公司产品管理的英文信息系统,更好服务职工。
副经理马美湖教授谈到,研究生教育的灵魂是“导师”,学校要加强研究生导师考核,传递压力,监督、帮助研究生导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才能发挥导师的“传递”“启发”作用。他还从完善公司产品计划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等方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随后,学院副经理张柱红、青年教师代表黄茜、胡昊、张宾佳等分别从开展学科交叉交流、加强研究生导师培养以及规范国际合作项目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李斌经理讲到,公司产品的关键问题是首先要明确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并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育人指导理念陈旧、课程体系建设不够等问题。在谈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时李斌表示,今后要着力加强统筹,选好合作单位,努力构建长期稳定有效的深度国际合作项目和平台,构建涵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的国际合作长效机制。
杨仁海书记讲到,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加强分类培养,注重加强同联培单位、兼职导师的合作,充分发挥校外团队在公司产品等工作中的作用。他表示,学院正在探索同国际合作单位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的机制体制,并希望学校能够在各个方面支持食品科技学院事业发展。
随后,研究生院冯国林、范金凤、郑学刚,研究生党委工作部胡守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学院)胡文、崔蜜蜜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就学院领导和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复和解答。
青平校副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对食品科技学院近年来事业发展情况,尤其是第四轮学科评估取得的成绩表示了祝贺和肯定,感谢食品科学对学校事业发展中的贡献。他讲到,“农业研究的其实就是食品,或者说大部分是食品”,食品学科的发展对一所农业大学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平讲到,学院领导班子调整之后,对研究生院和国际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的工作作风提出了“贴近一线”“了解一线”“学习一线”“服务一线”等“四个贴近”的要求,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青平介绍到,本次组织研究生院和国际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就是根据“四个贴近”的要求,立足三个导向:需求导向,充分了解广大教职工和基层工作人员的需求;问题导向,了解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效果导向,最终通过解决问题,将效果体现在提高工作效率上。
青平最后讲到,希望职能部门要相信“智慧在一线、动力在一线”。他要求相关部门对本次调研活动中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消化吸收、加强思考研究、提出解决对策,最终提高职能部门服务广大师生的能力和水平。